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513(2007)-04-096-05
语篇目的、等值和评估
——浅谈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在传统翻译过程中的应用
祁 颖
(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 北京 100083)
摘 要:本文试图将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特别是韩礼德(Halliday)的语篇分析模式应用于翻译实践,并尝试在传统的翻译过程理解、表达、校验输入新的功能成分,将其概括为目的、等值和评估。
关键词:功能主义;语篇分析;翻译过程
瑞士语言学家萨绪尔(Saussure 1974)首次用两个法语词“laugue”和 “parole”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其中,“语言”是指“使用某个语言的社区的所有成员所共同使用、分享的抽象语言学体系”;“语言是其全部使用者应该遵循的一整套规则和惯例,是个抽象的概念,它并不是人们实际使用中的语言。“而“言语”是指“语言在实际使用中的实现,是个具体的概念;言语的使用根据个体使用者的不同、随着使用场合和条件的不同而千变万化。”萨绪尔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前者“语言”上,开创了结构语言学。他的理论影响了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也使结构人类学得以诞生。
与之相似的是,韩礼德提出“语篇”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是某个语境中起作用的语言”(Halliday&Hasan 1989:10)。语篇是语言的使用单位,是语义单位。同时,他还分析了语篇的各种特征,包括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等。由此可见,韩礼德在萨绪尔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语篇”从“言语”中区分出来。凡是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在某个特定场合、情境之下用口头、书面或肢体的形式所表达出来的效应和结果都可以称为“言语”,无论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否完整、逻辑是否连贯、是否有存在的意义;而“语篇”则应该是指那些有存在意义、表意清晰连贯、能够引起语篇受者反应、能达到交流目的的口头或书面的“言语”。韩礼德把目光投向“言语”,借用功能主义的理论,创立了语篇分析学派。他的研究影响了纽马克(Newmark)、贝克(Baker)、哈提姆(Hatim)、梅森(Mason)、卡特福德(Catford)等诸多学者。
哈提姆和梅森在他们合著的《语篇与译者》(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3)中指出:“……我们现在所要研究的是(翻译)的成品,是翻译实践的结果,而不是翻译实践本身。换言之,我们将翻译看作结果而不是过程。”这似乎表明,语篇分析学派的研究重心偏向于译文文本分析(target text analysis)、译文文本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交流的效果(effect of communication)。
然而,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功能主义学派其他学者的理论:纽马克立足于语言的三大功能——表情、信息和渲染,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对翻译实践中分析源文本(source text)、确定源文本类型或语篇体裁(discourse genre)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卡特福德提出的 “文本等值”(textual equivalent)和“形式对等”(formal correspondent)和我国传统语文式翻译理论研究中常提的“等值”概念相似,而在翻译策略上类似于“转换”,只是中国的“等值”和“转换”局限于词汇、句型、语法功能之间,而卡特福德则将其提升到文本、语篇、意义之间。卡特福德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实践中将源文本转换为目标语文本的步骤;豪斯(House)则探讨了译文质量评估模式,从语言、语域(field, mode and tenor)和语篇体裁三个层面比较源文本和目标文本并试图寻找其间的差异。她的理论则是对哈提姆和梅森所说的“成品”或“结果”的反思,适用于译文校验阶段。
传统上,我们认为翻译的实践过程主要由理解、表达和校验三个步骤组成。理解是指对源语篇的理解和分析,表达是指用目标语将源语篇进行表达,而校验是指对译文语篇的审核、校对、调整和修订。对于熟练的译者来说,理解和校验是自觉和下意识的行为,所以过去许多翻译教程将重点放在第二个步骤表达上,因此翻译理论多带有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色彩,把语言看作封闭和自足的体系,翻译策略也大多集中在讨论词、句等语篇的具体构成要素的讨论上。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则认为翻译的过程是“一种对话的参与”,“……说到底,翻译的整个过程都是译者在通过文本中介与隐含的作者的对话,译者的活动就是一种对话的参与。”我们容易发现,该翻译理论开始考虑到翻译实践过程中文本作者、译者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等因素对译文效果的影响,而译文效果又进一步影响译文读者的阅读过程。诚然,翻译的实践过程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如上文所提到的文本的类型、原作者的意图、译者的语言水平和使用习惯、文化的因素等等,并且这些因素往往相互关联。实际上,我们可以把翻译的实践过程理解为主观行为(作者、译者和读者的思维过程)和客观事物(语篇、文本和文化特征)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客观事物指导主观行为,而主观行为又反过来影响客观事物。
功能主义学派的研究成果涉及到主观行为和客观事物两个方面。根据各学者所强调的不同侧重点,笔者在这里倾向于将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卡特福德的等值论、豪斯的译文质量评估归于客观事物研究,而把哈提姆和梅森的语境论、雅各布逊(RSakobson)的语言功能模式、贝克的语用分析、霍斯—曼特瑞(Justa Holz—Mattai)的翻译行为论、弗米尔(Vermeer)的目的论和诺德(NORD)的功能加忠诚理论看成对主观行为的研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功能主义学派的众多理论也可以被认为是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综合体,比如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与我国传统上所提的“二分法”有共通之处,但又不局限于“二分法”。
当我们面对从未接触过翻译理论、极少进行翻译实践的学生时,应该怎样把功能主义学派的各种理论应用到翻译教学中去呢?让我们还是从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入手,试将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了解源文本。这里说了解而不是理解,因为这一步骤不仅指对文本的理解,还包括从客观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了解原作者的意图。在这一步骤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原文本属于什么类型?原文本的语言风格如何?原文本的基本意义是什么?原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篇文章、意图是什么?他/她可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出这样的文章?如果将这一步骤进一步细化并将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应用其中,则可分为:通读原文→确定原文文本类型(莱斯的文本类型学)→确定原文本语言风格→确定原文本的含义(基本的语义和语法分析)→二次通读原文→推测原作者的意图和写作背景(弗米尔的目的论、霍斯—曼特瑞的翻译行为理论、贝克的语用分析)→确定翻译具体实践的指导原则(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其后的某些步骤可以省略。比如:
节选自耶鲁大学网站的一个文本:
The undergraduate school, Yale College, is the heart of the University More than 2,000 undergraduate courses in the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are offered each year by over sixtyfive departments and programs, forming a curriculum of remarkable breadth and depth The faculty is dedicated to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d many of Yale's most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 teach introductorylevel courses
根据上面所总结的步骤,我们可以将该文本归于莱斯所说的信息型文本中具有“广告功能”的文本类型;该文本语言客观、简朴、明了;其大意为介绍耶鲁大学的本科教学情况;原作者的意图应该是希望网站的浏览者了解耶鲁大学,该作者与耶鲁大学的关系可能是被雇佣与雇佣关系,他/她可能是耶鲁大学的教师、可能是受委托网站的工作人员;换言之,该文本的语场是:因特网、语旨是:耶鲁大学希望并委托原作者介绍大学的本科教学、语式是:非常客观简朴的语言;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很容易了解到,该文本是为了传达信息、达到交流的目的,因此译文也应当客观易懂,所以该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应当为遵循交际翻译的原则,尽量使译文通顺规范自然,或者用温努特(Venuti)的话来说,是“更为归化的译文”。
2.将原文本逐句直译出来。在这一步骤中不需要追求译文语言的流畅优美,只要求学生将其所理解的文本转换成目标语,这时所形成的文本并不能称为语篇,而只是言语,因为它违反了比尔格兰和德雷斯勒提出的语篇特质七个标准中的“连贯性”(coherence)和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标准。还是以上文为例,将其直译为:
第一稿:
本科学院,耶鲁学院,是大学的心脏。超过2000个文科和理科课程被多于65个系和项目提供,形成了很宽、很深的课程体系。全体教师致力于本科教学,而且耶鲁许多最杰出的教授都从事介绍级别的课程教学。
我们发现,尽管母语为中文的人们能够明白译文的意思,但这样不连贯、不符合中文表达方式的译文根本不可能被读者所接受,也就不可能达到交流的目的,还可能和原作者的初衷背道而驰:传递了信息但使人们对耶鲁大学造成了极坏的印象。因此,下一个步骤显得尤为重要。
3.逐句比较第一稿译文和原文本并进行调整。这一步骤涉及到学生对英语语法、词法和句法以及对汉语的使用方式及熟练程度。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的是何谓“等值”。需要明确的是,“等值”并不表示原文本和目标文本在词、句等细节方面的等值,而是奈达所说的“动态对等”或卡特福德的“文本等值”,即语篇之间的等值,目标语语篇应当和原语篇在意义、目的等方面等值。在此基础上,我们方可完成“转换”,这里的转换可能是层级之间的,也可能是范畴之间的。而不仅限于层级内部和范畴内部的转换。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可以制定整个文本、文本中的每句话、甚至每个词组或词的具体翻译策略。
还是以上文为例,该语篇的目的是传达信息,那么译文语篇的也应该与原语篇达成“功能上的等值”,但第一稿的译文在该功能上大打折扣,它所传达的信息不连贯、不完整,人们读完后无法构成对耶鲁大学的整体印象,抓不住原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图,因此第一稿译文并未形成与原文本的基本等值。
为了调整译文使其和原语篇形成功能等值,我们可以分析得到:原语篇共由三个句子构成,它们的目的统一,都是为了传达有关耶鲁大学本科学院的信息,其中第一个句子为中心句。因此,第一个句子的译文应当准确、清晰,说明本科学院在整个大学的重要地位,并让读者从一开始就对整个语篇的语旨一目了然;而后两个句子则围绕中心句展开,并服务于中心句,因此译文语篇应该具有“照应”、“连接”、“词汇衔接”等特征,而能达到该目的的具体手段很多,在此可以使用“增加上指”来使前后文相互衔接照应。
根据上面所分析的两个翻译重点——主题句的清晰准确及其与另两个句子之间的连贯程度,如果具体到翻译策略和技巧的层面上,可以确定:第一句译文具有概括性,但是语序需要调整,并且结合同位语的翻译技巧或分句法;在第二句译文中增加“上指”并变原文被动态为译文中的主动态;第三句译文中虽有“上指”,但需要用意译+归化的方式来翻译,具体翻译技巧可以是增词法。
调整后的三句译文分别是:
1.耶鲁学院——耶鲁大学的本科学院——是耶鲁大学的心脏。(同位语)
耶鲁学院是耶鲁大学的本科学院,也是整所大学的心脏。 (分句法)
2.该学院65个系所每年开设2000多种不同的文、理科课程,形成了覆盖面广、具有一定学科深度的课程体系。 (增加上指)
3 耶鲁大学的全体教师致力于本科教学,许多杰出的教授也参与了本科阶段初级课程的教学。“(增词)
4.形成语篇后,对整个目标语语篇进行审核。我们把第3步中的句子组成语篇:
第二稿:
耶鲁学院是耶鲁大学的本科学院,也是整所大学的心脏。该学院65个系所每年开设2000多种不同的文、理科课程,形成了覆盖面广、具有一定学科深度的课程体系。耶鲁大学的全体教师致力于本科教学,许多杰出的教授也参与了本科阶段初级课程的教学。
该译文语篇没有出现非对称(mismatches)或误译(errors),也没有出现语境方面的显形错误性误译(covertly erroneous errors),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和原语篇的功能相符。同样,我们还可以认为,此译文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属于豪斯区分的“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是否所有与该原语篇目的类似的信息性文本都可以使用隐性翻译的策略。
功能主义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Malinowski)晚年时曾经总结了人类的七项基本需求及其相应的文化反应,美国心理学家马斯罗(Maslow)也曾提到人类所共有的五个层次的需求,这从某个程度上说明人类在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共性。由于这种共性,大多数人在拿到一个文本进行翻译时都会进行相似的行为过程甚至思维过程,而其中的差异则反映在行为主体受到哪种思维方式和理论的影响,而这些思维方式和理论又怎样各自不同地指导着主体实施行为。这也是上述翻译实践的操作步骤并没有脱离我们常说的理解、表达、校验过程的原因。
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为翻译实践中传统的理解、表达、校验输入了新的功能成分。第一步的“理解”变成了“了解”,这里主要指了解原作者的意图和原语篇的目的,不再局限于传统翻译实践中所强调的“对原语篇内容和含义的理解”,所以可以将其总结为“目的”,即考虑原文本作为语篇所隐含的一切目的;第二步和第三步都属于传统翻译实践中的“表达”过程,功能主义将其从原来的“用目标语表达原文本的含义”上升到“尽量使原语篇和目标语篇等值”,不仅要求目标语篇包括与原语篇所涵盖的信息量相当的信息量,而且为了达到语篇交流的目的,充分考虑原文本和目标文本在语篇特征上的等值。因此,这一步骤可以概括为“等值”;第四步从传统的“校验”上升到“评估”,不但只针对译文文本的词法、句法、语法和表达方式等具体翻译措施进行修改,而且还以“反思”为目的重新评估译文文本,以期找到翻译过程中的不足;它能为翻译评估体系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所总结得到的翻译标准还能反过来指导实践。
总的来说,我们面对某个语篇并需要将其翻译成目标语篇时,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知识体系,或者说,从宏观到微观地进行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翻译策略—翻译技巧;翻译理论是制定翻译策略的基础,而翻译策略又能影响所使用的翻译技巧。相应地,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在实践中的宏观运用过程也应该是:功能主义学派翻译理论—不局限于功能主义学派的翻译策略—不局限于功能主义学派的翻译策略。
换言之,任何学科都有其理论基础,翻译学也不例外。我国的翻译学经历了传统的经验主义、结构语言学理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三个阶段,现在的翻译学理论主要着眼于建构主义、阐释和反思等概念之上。判断某种理论是否有效,还应该评价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应该看它是否切实可行,否则该理论的存在没有意义。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每一种理论又都有其可取之处,只要我们能将其中的可用部分拿出来付诸实践并指导实践,则该理论也有自身的价值。功能主义学派的各种微观的语篇分析理论、宏观的译文功能与翻译策略理论覆盖面较广,较为全面地探讨了翻译实践操作过程中影响翻译效果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可以运用在翻译实践的具体操作过程中、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指导实践,而实践的结果又能使人们对该学派的理论进行反思,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吕俊 侯向群:翻译学—— 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左飙:“论文化的可译性”,刊登于《英汉语比较与翻译》,P185,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华夏出版社。
[5] 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Intention, Equivalent and Evaluation
Qi Ying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ies, particularly Halliday's discourse analysis,to translation practice The paper also makes an attempt to input functional element into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procedures “to comprehendto expressto revise”; the new threestep process of translation may be summarized as “intention, equivalent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functionalism,discourse analysis,process of translation
收稿日期:2007年4月10日
作者简介:祁颖,女,硕士,北京城市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部 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