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死刑,我想說的是……   我反對死刑的理由很簡單:為反對死刑辯護比較困難。   這理由很古怪,也許會讓許多人一聽就發笑,但我是認真的。用人權來為反對死刑辯護,我認為是搞錯了方向。   是的,我討厭王清峰,但我也討厭朱學恆,我討厭某些為支持或反對死刑所提出來的理由或作為,我討厭這一群人或那一群人,但那都不構成我贊成或反對死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這麼評論很武斷,我提供這樣的觀察。相較於廢除死刑一方把廢除死刑與人權作過度連結,反過來說,支持死刑一方把死刑與犯罪率或社會 公義作過度連結。我不否認死刑與人權、犯罪率、社會公義有實質上的關聯性,但這個關聯性並沒有牢固到,我們在追求促進人權、降低犯罪率、社會公義等目的 上,以為一個死刑議題就能改變什麼。換言之,死刑議題現在是個搶旗子的遊戲,雙方都在放煙霧彈,假裝搶下旗子,就可以回頭向號召來的群眾證明,「我們」   我贊成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對於死刑的想法與意見,但不用被煸動地去「對決」,或覺得「對決」完就會改變什麼。   在談論死刑之前,我想先談「殺人」這件事。我並不想主張「不管基於什麼理由,都不可以殺人」之類的人權高調。相反地,我想說的是,「殺人這件事,本 點。但這個原點卻是死刑的起點,「對於特定的犯罪者,我們有必要施與極端懲罰,以維護我們信仰的這些道德、契約與價值。」不,你會說,事情沒那麼簡單,   到目前為止,似乎反而證明了死刑的必要性,是嗎?嗯,我想更值得害怕的是,「人們可以有意義地殺死另一個人」這件事。   我的意思並不是說,罪犯終有一天必定會懺悔,所以我們不該執行死刑。而是只有當我們醒悟到了「某些事情的本質是無意義」的,我們才會真正懂得懺悔。 為反對死刑辯護比較困難的原因。人們可以輕鬆為死刑找到理由:不應該在死刑犯身上浪費這麼錢(也有研究指出,因為死刑要求更嚴謹的審判,整個法律程序下 來的花費反而遠多於終身監禁),撫慰受害者家屬的心靈(死刑不會是撫慰心靈的唯一方式),降低犯罪率,保護善良公民(除了死刑外,還有許多積極措施能有 效降低犯罪率),公平正義(除非公平正義是用一加一減來計算)……。而反對死刑的這一方,似乎只剩下素樸的情感訴求。但在支持死刑的眾多理由之下,是不 是可以冷靜下來想想:是不是把死刑當作一顆廣效抗生素,期待它一次解決所有問題?為什麼不是針對各別目的對症下藥(為受害者家屬尋求社會救助、增加破案   我想我們之所以同意死刑,是在處理我們的「無能為力」。我們不知道怎麼面對這些犯下殘忍罪行的人,他們擁有與我們相似的臉孔,卻無情地嘲笑我們賦予 包括死刑存廢在內,最近發生很多議題,都讓我對「社會共存共生」有更多思考,並認為所謂的「公民意識的建構」,核心價值就該奠定在「社會共存共生」的基 引用版主ㄧ句話,稍作修改:「我贊成每個人都要有自己對於任何議題(原文死刑)的想法與意見,但不用被煸動地去「對決」,或覺得「對決」完就會改變什麼 我也反對死刑,但讀了你的文章有一點小想法...... 如果如果殺人不需要理由,我們為什麼懲罰殺人者?如果殺人本來就不需要理由,那麼我有什麼理由反對死刑呢?不過多殺一人而已。 天賦人權,也賦予人本性和生命的意義,這都不是我們自己所能賦予的,也不是我們有權將其抹殺的。這是為什麼我們要懲罰殺人者,這是為什麼我反對死刑。 但這裡有個明顯的問題存在,現下我們有什麼選擇可以讓至少大多數人的(至少超過一半上吧?)會覺得死刑的廢除是可以的,因為這一套「新的辦法」將會更有 我們可以列舉死刑有什麼積極性的效果。如1)嚇阻重大犯罪,2)撫慰受害家屬,3)…… 用疾病來隱喻的話,我們可以把每一個要處理的症狀拆開來,各別對症下藥。而不是期待死刑這一顆藥丸能同時處理所有的病痛。 我們可以坐下來討論,嚇阻重大犯罪,真的只有死刑這個「唯一」方法嗎?撫慰受害家屬,真的只有死刑這個「唯一」方法嗎? 這些作法都很「具體」,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想像力侷限在「死刑」上?緊抓著一顆古老的藥丸不放,拒絕更新更好更沒有副作用的療法? 我知道台灣大多數人對「現實面」抱持許多不確定感與無助感,畢竟台灣是這麼「特別」的一個國家。但我並不認為緊抓著死刑不放就有辨法安置這些不確定感, 放心 你的希望一定會被滿足 當你成為死刑犯被害者家屬 就會有一狗票 人權團體 志工 像嗜血的鯊魚一樣纏上你 跟你說 你心中不能有仇恨 要放下 請問台灣約有九成的人贊成死刑.你認為這九成的人都沒大腦.衝動嗎.他們沒有思考過是不是必須.是不是必要嗎?我可以告訴你.大部分的人,再遇到這各問 題.一定會深深思考這是「必須」而且「必要」這麼做.贊成死刑的人並不是向馬英九說的.都是社會的非精英份子.不會思考人云亦云. "我反對死刑的理由很簡單:為反對死刑辯護比較困難。" 請問作者,有機會你站在他們面前,"我反對死刑的理由很簡單:為反對死刑辯護比較困難。"你敢當面說出口嗎? 鍾樹德害死的被害者家屬說:我是看了電視,才知道為什麼鐘樹德沒被判死刑. 「我反對死刑的理由很簡單:為反對死刑辯護比較困難」是對應「人們可以有意義地殺死另一個人」這句話。講白話一點,我要表達的是,人們要為自己的行動找 關於面對被害者家屬的問題。我的回答是「我可以,但不適合。」我不認為討論死刑存廢對被害者家屬有多少正面幫助。被害者家屬需要有專業人員協助處置傷痛 同樣的,我覺得把「死刑犯未被執行死刑,那你的心情怎麼樣?」之類的問題,丟到被害者家屬面前,對他們的傷痛經驗來說也是另一種侵害。也許有些人認為這 版大您好,看到您的文章,也想跟您分享我之前寫的一偏關於死刑的小論: 【不以道德,不以人權,簡論死刑】 我在此文章中不以道德的主觀與人權的立場去談論死刑,因為每個人對於道德人權的價值標準必定不同,從民眾的角度、受害者的角度與知識份子的角度,都有非 離,然而最極端的刑罰—死刑,正顯示了另一種吊詭的攏統例外隔離。 同樣的,死刑犯的行為被認為是社會中的絕對例外狀態,而國家採取的對應方式,就是生死的隔離,這初步形成兩方面的問題,一個就是社會仍舊把脫離制度外的 式,其目的並不在於刑罰開始的「瞬間」,而是於刑罰之後犯者的心理變革與時間去乘載之前的犯行,然而,對於死刑,對於無法確知的死後空間,我們如何確認 其實這可以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某個人殺了一個人被判了一個死刑,而某個連環殺人犯被判了好幾個死刑,但兩者都一樣只能死一次,這顯示「殺人償命」「血 債血還」的"承受量平等"邏輯底下的死刑非常地不平等。 法律刑責是為「活著的人」生效,而死刑卻將犯人推向法律的卸除,而且現在的死刑都邁向降低死刑執行的痛苦,即為一種將「死」客觀化以掩飾「死」本身的生 「死亡」跨越了生死,跨越了制度,跨越了生存者的掌控與認知,在無法定義的情況下,死刑的正當性在哪?難道說刑法只是赫阻人民的工具?如果真的是赫阻工 最近正在蒐集反對和讚成死刑的兩方看法 感覺版大在反對死刑這方面論點很好 推薦佛來敵和吳逸駿寫的反死刑FAQ,列舉的蠻詳細。 死刑不死刑跟大家也沒甚麼直接關係 不過我個人是不贊成廢除死刑的 因為死刑也是限制人行為的工具之一 關於死刑,我想說的是……(OwO) 關於死刑,我想說的是……(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