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6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历史上的今天

6月23日:102年前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出生

本报记者 梅小京 《 青年商旅报 》( 2014年06月20日   18 版)

    计算机被当13岁男孩,首次通过图灵测试。

    (一)著名商标苹果的由来

    据报道,英国雷丁大学6月8日宣布,一台超级电脑首次通过著名的“图灵测试”,意味着机器也能像人类一样“思考”。5台超级电脑7日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参加雷丁大学主办的2014年“图灵测试”竞赛。最终,由一名俄罗斯和一名乌克兰电脑专家为首的团队开发的电脑程序赢得比赛。

    阿兰·图灵,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9岁时考入了著名的剑桥大学。图灵被公认为是人工智能之父。在二战时,他帮助破解了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

    1936年,图灵在《论数字计算在可判定性问题的应用》这篇论文中提出一个虚构的思想机器,本来是为了论证什么问题是可计算的,但他却得到一个天大的意外收获,他无意中证明了通用计算机的可行性,这篇论文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1950年,他发表了一篇题为《计算机器与智能》的论文,集中地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概念,开创了人工智能这个带有科幻色彩的新学科。也正是在这篇文章中,图灵提出了后来被称为“图灵测试”的实验方法。

    1954年6月7日,阿兰·图灵咬下了“那口苹果”。因为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图灵受到了迫害,职业生涯尽毁,食用浸过氰化物溶液的苹果死亡(是否自杀有争论)。但据传,“那口苹果”,苹果公司的Logo就来源于此。

    (二)机器通过“图灵测试”的意义

    6月7日比赛中,一组人类裁判以敲击键盘的形式与电脑“对话”。如果裁判认定电脑为人的比例超过30%,则电脑通过测试。获得优胜的电脑名为“尤金·古兹曼”,它伪装成13岁的乌克兰男孩。在一系列每次为5分钟的问答测试后,“古兹曼”被认作人类的比例达到33%,成功通过测试。

    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人类对于机器的恐惧,但机器通过图灵测试真的能宣布人功智能时代到来吗? 专家的看法是未必,至少短时间内不会。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自然语言制约机器的进步。在图灵测试中,人与机器交流方式就是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过程,这是人与机器交流的第一步,只有让机器先懂得人的看法,后面才会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之类技术。而即使此次测试“成功通过”,该产品经理也坦言:自然语言还有待发展,目前只是处在“可以使用”的阶段,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开始用自然语言开发一些看起来很酷的产品,比如siri、Google now,但如果你非要说机器可以“理解”你的意思,那的确有点勉为其难。

 

“香格里拉”中外交锋史
6月23日:102年前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