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惧AI统治地球?“科幻片中毒太深”

专家做客小谷围科学讲坛表示,现实中很多开放式问题,比如在艺术与文学等方面,人类的成就很难被超越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6年11月01日        版次:GA12    作者:马辉

    10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教育专家秦曾昌,做客小谷围科学讲坛。

    最近烧脑科幻美剧《西部世界》引起热议,该剧的主题是:“人工智能获得自主意识”以及“未来世界的罪孽”。那么,科幻作品里的世界会不会到来?10月2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科技教育专家秦曾昌,做客小谷围科学讲坛,开讲未来科技的热点领域———人工智能(A I)。对于人工智能引发的公众大讨论,秦曾昌认为恐惧A I统治地球,实在是“科幻大片中毒太深”。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封闭性的问题,而现实中有很多问题却都是开放式问题。比如在艺术与文学等方面,人类的成就是很难被人工智能超越的。

    实现了人类脑力延伸 但人工智能不等于机器人

    如何让孩子们正确认识人工智能(A I)?秦曾昌开门见山地说:虽然机器人很酷,在许多科幻作品中可以看到,但人工智能不等于机器人。人工智能是一种软件和方式,让机器人有自己规划、识别和完成工作的能力,并让它们变得越来越聪明。“我们经常在展会上看到一些机器人,很好玩、很酷,在那两个小时内工作很好,但它稳定性差,很难普及到我们生活之中。”

    秦曾昌认为,整个科学的发展,包括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本质上都是人的延伸。从很久远的时代,人类发明车辆等机械,实现体力的延伸;现代计算机以至于人工智能,则实现了人类脑力的延伸。秦曾昌在现场以A lphaG o为例,讲解人工智能何以能战胜世界冠军。如何让程序在所有落子可能性中,选择哪个最接近胜利的一步?这就涉及到程序的两个厉害武器。其一,通过监督学习来训练,可以理解为计算机基于人类经验来进行学习,就像孩子通过父母传授的经验来认识世界;第二种通过增强学习来训练,本质是通过最终得到的结果来判断过程的好坏从而进行学习。这个其实与我们训练狗狗是一个道理,做对给予鼓励,做错进行惩罚,从而达到目的。A lphaG o基本思路,也是基于以上两点。由于围棋所需计算量十分巨大,阿尔法狗背后有庞大的计算系统。正因为有如此优良的计算资源,才使阿尔法狗战胜人类成为可能。

    目前的人工智能 只能解决一些封闭性问题

    对于人工智能引发的公众大讨论,秦曾昌认为,恐惧A I统治地球实在是“科幻大片中毒太深”。事实上无论围棋怎么复杂,其运算原理依旧和简单的井字棋类似,是在有限的“解空间”中进行比较和选择。目前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些封闭性的问题,而现实中有很多问题却都是开放式问题。比如在艺术与文学等方面,人类的成就是很难被人工智能超越的。

    秦曾昌告诉听众,人工智能好像是最近突然火了起来,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实科学的进步都是一点一滴的,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的。没有那么多戏剧化的过程。人工智能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是在缓步向前发展的。对于未来科技的前景,秦曾昌抱以乐观:“世界上很多事情看起来很难,然而你要知道,月亮上都有人类的脚印。”

    每一个突破都需要时间 科幻场景短期内不会发生

    现场有读者认为,现在看的科幻片,其中机器人都是自我发展、全方位的。科幻片中机器人能战胜人类、统治人类,按照您的观点,需要担心未来机器人统治人类吗?对此,秦曾昌觉得不是百分之百地不需要担心,但是在他有生之年不会担心。“因为我在做这个研究,知道其中有多大困难,每一个小的突破需要多长的时间。科幻作品描述的场景不见得不会发生,但是在短期之内个人觉得不会发生。”

    秦曾昌始终觉得,这件事情离我们很遥远。“就像现在你可能会关心如果在月球上生活会不会有沙尘暴;如果以后我们在火星上,有没有奇怪的生物,会不会有传染病等等类似的感觉。”这种事情不是一定不会发生,秦曾昌认为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遥远得很,也许未来有考虑这个问题的那一天,但在此之前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去考虑。

    面孔

    愿意做科普因为小时候是科普的受益者

    秦曾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英国布里斯托(B ristol)大学硕士、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 C,B erkeley)博士后,科技教育专家,参与我国第一次太空授课专家团。是国内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小小科学家等各大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的终审评委。出版翻译科普著作:《地球上有从不犯错的人吗》与《活人能捐献心脏吗》。

    秦曾昌说,2009年回国之后,他一直主要做两件事情,其一是科学研究、教学,其二是科普工作。之所以把很大部分精力投入科普并翻译科普著作,他的理由是“少年时读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等激发了我对科学的兴趣。我愿意做科普,因为我是科普的受益者。”

    推荐

    激发孩子对科学感兴趣看看专家推荐的科普书

    秦曾昌给大家推荐几本他个人认为比较科普,可以引发孩子对科学兴趣的书。第一本是《从一到无穷大》。他从高一开始看,看了以后有开了一个天窗发现一个世界的感觉。它是著名物理学家乔治·伽莫夫所写,以生动的语言描述近代以来最重要的科学概念。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物理、化学、生物等宏观及微观世界无所不包。这本书从目前来看,里面不少科学观点已经落后,但我仍然觉得它是目力所及最好的科普书。

    大家可能喜欢看漫画,还有一本书,是漫画历史小说,英文名字是Logicomix:An Epic Search forTruth,取材于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早年生活。它把科学家所经历的和其科学发现、思想等全部画了出来,是一本理解数学和现代哲学的最伟大思想的启发性图书。

    话题

    单纯以学习好坏评判会抹杀掉许多优秀人才

    秦曾昌总结,科学不是简单地罗列科学事实,而是一个发现、思考、重新理解的过程。科学对一个人独立思想和人格的形成大有裨益。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能单纯以学习好坏对孩子加以评判,因为学习成绩和考试有很大局限,这样的教育会抹杀掉许多适合科学研究的优秀人才。

    秦曾昌引用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的观点:我国国民技能教育水平整体均值较高,但方差也很小,缺乏适合杰出人才成长的土壤。“真正的人才有时候不是培养出来的,你给他提供一些好的环境,他自己就会冒出来。有一些特别杰出的孩子,你不需要关注他们什么事情,你只要给他宽松的环境,给他自由,他做出的成果往往超乎你的想象。”

    在秦曾昌的眼中,许多复杂的事情本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是我们对这件事情是否理解得清楚。科学研究源于好奇心,需要你有不断探索的精神。通过广泛阅读和逻辑训练,看待事情才有独特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科学研究还要求你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持之以恒的毅力也不可或缺。

    在科学研究具体过程中,数学建模是很重要的一方面。生活当中很多复杂的问题,都可以抽象为数学问题。“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形态如此多变,但是所支配规律却非常简单,这也是计算机可以在生活中派上用场,通过分析结果应对现实问题的原因所在。”除此之外,科学探索类,即平时接触的物理化学试验等,需要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考虑一些主因和干扰因素;对于科技发明工程技术类项目,秦曾昌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其功能完整、稳定性及可扩展性、可复制性。

    统筹:陈实 陈养凯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马辉

手机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