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ernate * 论坛 * 聚焦 * 部落 * 天涯榜 * 问答博客文学 主题 民生 娱乐 人文 舆情 股票 汽车 时尚 情感 旅游 星工场 区域 韩国 海南 三亚 重庆 广东 深圳 湖南 广西 福建 贵州 山东 陕西 其他 理财 农场 游戏 品牌 众筹 联系客服 天涯APP Submit ____________________ * * 含有?的内容>> * 名为?的人>> * 含有?的版块>> * 去?的标签>> 天涯论坛 > 国际观察 [我要发帖] 民主国家再提“群体免疫”,体现了民主制度的优越性 楼主:叶公好凤2013 时间:2020-04-10 08:24:01 点击:2010 回复:70 脱水 打赏 看楼主 设置 字体: 边距: 背景: 还原:   本刊记者/霍思伊   4月的第一周,世界并没有变得更好。   4月5日晚,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医院里度过了本月的首个周末,在他确诊十天以后。他的医生称这只是一种“预防性手段”,虽然鲍里斯已经表现出 持续性的发热。但就在数个小时后的周一下午,他的情况开始恶化,目前已经转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由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暂代首相职位。   4月4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流行病模型教授、约翰逊政府的高级顾问格雷厄姆·麦德利建议英国应该重新考虑,是否要采取“群体免疫”政策。他说:“能 帮助我们度过这次紧急卫生事件的唯一可行方式,就是让人们感染,因此变得不再脆弱。”   他警告,英国正在采取的“封锁”政策已经把整个国家“逼到了墙角”,继续这样下去,会带来比新冠病毒更严重的负面影响——经济会陷入全面崩溃。在他 看来,封锁只是争取了一些时间,阻止了短期内的传播,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麦德利指出,在4月13日,首相将会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以确定封锁政策是 否要继续。   在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3月13日首次提出“群体免疫”概念后,专家和媒体的批评之外,一种颇为流行的悲观主义论调一直认为,如果有效 的疫苗迟迟没有诞生,在未来的1~2年内,“群体免疫”即便不是主动选择的策略,也是被动形成的必然结果。   近期,英国牛津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似乎将这个结果提前了。研究者在进行模型推演后得出结论:截至3月19日,英国可能已经有36%~68%的民众 感染新冠病毒;意大利到3月6日可能有60%~80%的民众感染新冠病毒。这意味着,英国和意大利目前可能已经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群体免疫”。   这只是基于模型的推测,还有待更确切的检测印证。但如果未来欧美等国实现“群体免疫”,对中国等采取严控举措的国家而言,由于绝大多数人未被感染而 缺乏免疫力,将会形成“免疫落差”,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资料图片)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确诊新冠肺炎10天后,鲍里斯·约翰逊于4月6日晚因病情恶化被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图/IC   “68%的英国人已经感染是一个最极端的结果”   3月24日,牛津大学传染病演化生态学团队发表了一项研究,利用英国和意大利报告的新冠死亡病例数据,通过给定不同的参数以模拟三种不同的情景,推 导出英国和意大利可能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实际人数。   前两种模拟场景的“人群中高风险易感人数占比”设定相同,都是1%,即10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65岁以上老人或有严重基础病,或在感染后出现呼吸 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但第一种场景将基本传染数(R0)设定为2.25,即一个感染者可以传染给2.25个人,据推算,截至3月19日,至少已经有 36%的英国民众感染新冠病毒。第二个场景将R0值调高为2.75,在模型中,英国民众感染新冠病毒的比例也水涨船高到了40%。   第三种情景将高风险易感人数设定为0.1%。依据模型,死亡病例是高风险易感人群中的小部分,所以给定死亡人数,高风险易感人数在人群中的占比越低 ,倒推出的人群感染基数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按2.25这个较小的R0值来计算,至少也有68%的英国人已经感染。对此,研究者之一、牛津大学 病毒学教授保罗·凯勒曼说:“68%的英国人已经感染是一个最极端的结果。”   意大利的情况也是如此,分别按上述三种不同的参数设定,可以得出推论:截至3月6日,意大利可能有60%~80%的民众感染新冠病毒。   为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人员模拟了英国和意大利在第一例死亡病例之后15天内的累积死亡人数,结果发现3个情景的结果均与两国累计死亡病例数据的 增长情况非常吻合。因此,研究指出,英国和意大利目前可能已经积累了足够水平的群体免疫。   但英国布赖特实验室的传染生物学教授西蒙·格宾斯指出,这绝不意味着英国已经有过半的人数感染上新冠,第三种最极端的情境,是建立在高风险易感人数 占比只有0.1%的假设之上。一旦这个数字变为1%,感染人数就降低了很多,只有36%~40%。“但关键在于,目前谁也不知道高风险人群的比例究竟是 多少。”   在东英吉利大学的药物学教授保罗·亨特看来,现在做出这样的假设还太早。这个比例与人群的年龄分布、有基础病的人群占比以及一个社会中社交联系的紧 密度都有关系,并且这些都会随着疫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长期关注公卫政策的非营利研究机构“凯泽家庭基金会”最新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在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37.6%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出现严重 的症状。这相当于,10人中就有4人属于高风险易感群体。并且,不同的州这一比例有所不同,在最高的西弗吉尼亚州,可以达到49.3%,在最低的犹他州 ,也有30%。该研究将高风险易感人群界定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在18~64岁之间但有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不能控制的哮喘或糖尿病的人。 上述数字与论文中设定的参数差异非常大。   R0的设定也面临同样的质疑。世卫组织认为新冠病毒的基本传染数是1.4~2.5,中位数是1.95。但最新的一项综合了12个相关研究的报告显示 ,更合适的R0应该定为3.28,中位数是2.79。而整个3月,随着疫情在欧洲大陆的急剧传播,帝国理工学院的流行病学团队两次上调了他们对R0值的 估算,第一次是在3月26日,将R0值的区间设定为2.4~3.3,四天以后,再次提高到3~4.7。   除了参数设定问题,在格宾斯看来,这个模型最大的问题,是将英国和意大利假设为绝对均质的人群聚落,即不同地区的不同群体之间,可以绝对同等地接触 到病毒,并且传染给别人。   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病学家曾光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人群是很复杂的,是不平衡的,比如意大利内部,不同大区之间的传染情况差异很悬殊。亨特也 指出,无症状、轻症和重症患者将病毒传染给别人的能力是不同的。而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这些差异。“这会造成对病毒传染率的高估,从而影响对实际感染人群 的推算。”   意大利知名的肾脏病学教授朱塞佩·雷穆齐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意大利不可能有超过60%的人已经感染,除非是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比如疫情重灾区 贝加莫。只有大规模的血清检测研究才能提供更可靠的估算。   在曾光看来,这类模型的用处,在于推演出相应的死亡人数和感染比例后,一方面推动政府出台更积极的公卫政策;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结束之后,与实 数据进行对比,是对政策有效性的一个评估。   但他表示,通过模型来推断是否形成“群体免疫”的思路是错误的,更严谨的方式应该是通过扎实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大规模的血清检测来获得真实的数据 ,即究竟有多大比例的人群实际上已经感染,这个数字离形成“群体免疫”的门槛还有多远。   4月5日,在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公园,警察劝离户外聚集者。   是否只是“冰山一角”?   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理论流行病学教授苏涅特拉·古普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就明确指出,需要立即开始大规模的血清学抗体调查,来验证研究结果 ,评估疫情阶段。   诺丁汉大学分子病毒学教授乔纳森·鲍尔表示,大规模的血清检测有助于流行病学家了解: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这些人中有多少已经产生了免疫力, 有多少是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水平和有症状相比有什么差别。   3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也宣布将启动一个名为“团结 II(Solidarity II)”的项目,在全球至少六个国家内施行抗体检测,旨在了解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真实数据(包括轻度病例)。WHO负责协调该研究的官员解释说:“这将 有助于确定不同年龄组中新冠肺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将帮助决策者确定封锁和隔离所应持续的时间。”该调查的初步结果可能在几个月内出来,研究计划持续一 年或更长时间。   这些都有助于验证疫情中最令人恐慌的假设:我们看到的病例是否只是全部感染人群的“冰山一角”?未来几周至数个月内,这些问题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答 案。   4月3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首次通过紧急程序授权一家企业生产快速抗体检测试剂。抗体检测与疫情中大规模使用的核酸检测不同,后者通 过对病毒基因的测序只能捕捉到体内还有“活跃病毒”的感染者,前者可以检测出一个人是否曾经感染过病毒,即便他已经恢复。但抗体检测在早期不利于对流行 病的筛查,因为人在感染病毒后至少10~14天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以实现保护性免疫。   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著名生物医药公司United Biomedical已经对一个县的8000名居民进行了大范围的抗体检测。   据德国《明镜》杂志报道,德国国家实验室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3月27日称,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将会进行几十万次抗体检测,并可能给已经 产生抗体的人发放”免疫”证书,以便他们可以不再受“封锁”政策的限制,可以出行。   英国约翰逊政府在3月25日宣称已经购买了350万个抗体检测试剂,并将在未来的数天内给正在居家隔离的人使用。但医学顾问们对此更加谨慎。与卫生 大臣马特·汉考克将会“非常快”开始检测的说法不同,他们指出,检测并不会很快进行,在此之前,需要对试剂的有效性进行评估。英国的首席医疗官克里斯· 惠蒂警告,比缺乏检测更糟糕的,是错误检测。被诊断为“假阴性”的人将会放松地出门,然后被感染。但他也表示,一旦确认了这些试剂的准确度,会马上分配 到社区里。据了解,对试剂的评估工作正由发布前述研究的牛津大学古普塔团队进行。   曾光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各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防疫情况来决定这一阶段是否要推广大规模的抗体检测。在中国,抗体检测的时机已经成熟。但组织这 类流行病学调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他建议由国家级机构来组织开展这类流行病学调查,而非让地方各自为政,只了解小范围的情况。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则在4月3日透露说,中央已经明确,要求重点地区组织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就是核酸和血清抗体,调查的 目的能明确到底有多少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要严格地、更科学、更经济地设计和抽样调查,不是简单地找几个健康人做检查,也不是对所有人做检查。   通过这个抽样,要能够对人群整体的免疫力状况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摸底。现在着手做这件事,可以反映当前的基线水平。三个月、六个月后复查,则可以 反映未来群体的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况。   “这个依据拿在手里,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掌握主动权,不至于陷于被动。”王辰说。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美国西东大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黄严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对重点地区的抗体检测,可以先 从武汉开始,尽量全方位覆盖或进行大样本的选择,获得了相应的真实数据后,还可以和此前的核酸检测结果相互印证,向外界传达中国在数据上的真实性。“这 个意义上看, 检测不仅有经济社会意义,还有外交意义。”   实际上,即便通过抗体检测确认了“冰山一角”的事实,在黄严忠看来,要想实现所谓的“群体免疫”仍需要满足一个前提:病毒不会发生变异。新冠是RN A病毒,突变率高,虽然不能预测它是否会像流感一样变异,但要考虑潜在的变异可能性。   不过,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指出,新冠病毒的突变率明显低于SARS,人体对该病毒产生的免疫应答不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消退。“至少6个月 、一年内不会再受感染。”他说。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COVID-19(新冠病毒的国际名称)应急小组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指出,据流感研究平台“流感监测”,对与新冠病毒同一种属的 冠状病毒而言,已经产生抗体的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季度或下一个季度内再次感染。   曾光也指出,一旦在体内形成抗体,是短期免疫还是终身免疫,还不好说。现有对抗体的研究还不够,对新冠病毒的很多疑问也没有解决。比如,体内的抗体 要到多大滴度,才能确保抵抗下一次冠状病毒的感染?   4月3日,在英国伦敦,一名志愿者 (右) 隔着玻璃门与居家的老人对话。   “交错的群体免疫”   “这将彻底改变整个游戏。”在英国政府宣布“很快”会进行大规模抗体检测之后,鲍里斯这样说。   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理论流行病学教授苏涅特拉·古普塔指出,如果抗体检测证实了模型结果,英国当前采取的一系列包括关闭学校、暂停聚会、停止大型活动 等限制措施,可能会比英国卫生部之前预计的更快结束。   “群体免疫”的讨论背后,最原初的动力来自政府。   瓦兰斯在首次提出这一概念时解释称,由于绝大多数新冠患者是轻症,当更多的轻症患者感染病毒后,就会减缓疫情的传播,以防它在明年冬天卷土重来。这 一讲话的背景则是前一天鲍里斯明确英国的疫情防控进入“延缓”阶段,通过拉平曲线来延缓峰值的到来,防止短期内急遽攀升的医疗需求冲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 体系(NHS)。   如果不陷于“群体免疫要求至少有60%的英国人,也就是约4000万人感染”这类文字游戏,而是仔细考察这一策略的本质,可以发现,在欧洲其他国家 和美国,无论在3月之前还是实行“封锁”之后的现在,采取的政策都是“群体免疫”的各类变种。   与英国相比,德国的做法更加“稳扎稳打”,并在疫情暴发之初采取了更积极的检测措施,这得益于德国更发达的医疗体系和针对这类流行病的更充分的预案 。但即使相差了1~2周,各国几乎都在3月中下旬陆续采取了“封锁”措施,英国从“延缓”进入“遏制”,美国各州开始宵禁,德国采取“三步走”,从拦截 、保护到减损。   在促成约翰逊政府政策转向的帝国理工学院模型中,模型的主要研究人、该校流行病专家尼尔·弗格森提出,虽然与“延缓”相比,“遏制”是当下英国更需 要的措施,但关停学校、饭店、娱乐场所并采取社交隔离等措施,虽然会在短期内减缓病毒的传播,一旦放开,很可能迎来更大的反弹,原因是“没有形成在足够 的人群中建立起免疫防线”。事实上,无论在学术界还是政界,对他的这一点判断并没有异议。   黄严忠指出,这基于同一个认知:“围堵”病毒的黄金窗口期已经错过。所有的措施都旨在减缓病毒的传播,同时减少其带来的危害,这种危害同时包括对公 众健康和对经济的危害。即在各种最糟的办法中选择代价最小的方案。   德国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想把新冠病毒彻底清除,从病毒学的角度来讲是非常困难的。新冠病毒传播力强,总是会 在一定范围流传,不是依靠人力就能够完全封住的。在有效的疫苗诞生之前,人们注定要和新冠病毒共处,对这个时间,保守的估计是6个月,帝国理工的模型认 为至少要18个月。在陆蒙吉看来,至少是两年。   4月4日,在英国伦敦,人们在阳台上享受阳光。图/路透   爱丁堡大学的流行病学教授马克·伍尔豪斯对此阐述地更加明确。他指出,目前只有三种出路。第一种是疫苗;第二种是足够的人感染后建立起群体免疫;第 三种是永远改变我们的行为。第一个选择,需要等待12~18个月,第二种大概要2年;第三种没有清晰的终点。   陆蒙吉表示,德国和新冠病毒的长期共处思路是“松一下,紧一下,再松一下,再紧”,病毒的传播速度和病例数字的增长也就会呈波浪式,一直处在一个可 控的水平上,直到大家都有免疫力,才能终结疫情。这个过程中,德国也在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传播的关键点在哪里,也许能找到防治新冠病毒更好的切入点。   “知道在哪里要查控得更紧一点,哪个地方可以放松。通过这一波两波的学习,我们可能就跑过病毒了。病毒继续在流传,但它不会压倒我们整个的医疗体系 了。”在陆蒙吉看来,这相当于无群体免疫之名,行群体免疫之实。   在帝国理工的模型中,德国“松紧相间”的思路被证实是有效的。弗格森指出,这是一种“更加灵活的策略”,在疫情初期采取严厉的管控措施,但要设定一 个“退出”机制,在ICU的确诊患者低于某个“门槛”时,就放松管控,当高于“门槛”,就触发新一轮的严厉管控,就像一个“开关”。   他指出,这种触发机制比持续性的管控措施更加稳健,也可以让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调整,比如在美国,可以以州为单位。但他预计,在一年中,至 少有2/3的时间要采取严厉的管控,直到疫苗出现。   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Sanjeev Sabhlok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将这类办法称为“交错的群体免疫”。他指出,瑞士、以色列、马耳他和很多东南亚国家目前采取的策略都只是它的 变种。英国首席顾问麦德利和澳大利亚流行病学家托尼·布莱克利也持同样的看法。后者的一句著名言论是,压平曲线造成的经济后果也会致人死亡。   Sabhlok认为,“封锁”持续时间越长,边际成本越大。在他看来,“封锁”让政府财政收入锐减的同时,还要发钱给穷人,这种双重打击使政府无法 继续履行一些非防疫职责,最终还是要纳税人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买单。另外,“封锁”还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有钱人总会找到更好的避难所。   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估算,“封锁”会使每个月的GDP减少2%,在全球就是22万亿的经济损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疫情对经济 的影响会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   Sabhlok预言,不久之后,当社会的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以后,现在这些空洞的“尽可能拯救所有生命”的言论就会迅速让位于“让我们尽己所能去拯 救我们的国家”。“现在是时候思考如何结束游戏。”他说。   3月10日,黄严忠在美国国会听证时就发现,很多小企业已经反映撑不下去。现在,已经又过去了一个月,“封锁”再持续下去,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   因此,在4月4日的疫情简报会上,虽然特朗普警告美国人“情况不容乐观”,并称死亡人数将在未来几天达到顶峰,但他仍再度 “重新开放经济”。他提出,正在考虑成立另一个白宫新冠病毒特别工作组,重点关注经济和重新开放国家。他说:“这个国家的初衷不是封闭的。想一想,我们 要付钱给不上班的人,这是如何运作的?”   此前,特朗普曾不顾国内舆论反对,希望美国在复活节前重新开放经济。随着美国疫情数据的急遽攀升,随后改口称“这就是个理想罢了”,并宣布把“社交 隔离”措施延长至4月30日。   在英国,在3月23日颁布“封锁政策”指示,约翰逊政府就强调,每三周会重新评估政策的可行性。到4月13日,正好是第一轮结束,因此麦德利在重提 “群体免疫”之后紧接着说,届时,首相将会作出一个“重大决定”。   迄今为止,英国的“封锁”政策已经进行了两周,法、德、美等更早开始的国家,则已经持续了三周。各国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至少要在没有疫苗的情况 下度过2020年的冬天,社会能否承担如此长久的大规模管控?   欧盟国家的领导人在3月26日的一次视频会议上呼吁尽快制定一个“退出战略”。   王辰指出,一些西方国家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会断指求存。“这样将来可能出现一个情况,欧美人群在受了大的损失之后,人群免疫能力就上来了,它可以 敞开国门,它不怕的。”他说。   黄严忠将其形容为“无心插柳”,“不是有心开花,这不是它们主动选择的策略。”他还表示,如果欧美国家在未来形成事实上的“群体免疫”,中国届时会 处于一个很危险的境地,形成所谓的“免疫落差”。他建议,首先要尽快研发出疫苗;其次是一直采取“高筑墙”策略,严防境外输入,一点都不能松懈,否则中 国此前做的一切就会前功尽弃。   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英国公共卫生学院荣誉院士高本恩对《中国新闻周刊》建议,中国应该仔细考虑当第二波疫情来临时,是否要再次采取封锁政策 。 人打赏 0 人 点赞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举报 | 楼主 | 埋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作者:看看G7 时间:2020-04-10 08:56:47   所以很多人都说英首相就是在自编自导自演。没有证据证明得过新冠的人不会再得,如同流感。不同是它的死亡率要高太多,得过新冠的人再得也有可能死亡 。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1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ty_飞98 时间:2020-04-10 08:59:36   把2012改成2020洪水变成病毒,美国的电影就是神预测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2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s146s 时间:2020-04-10 08:59:54   我就在想万一西方这群群体免疫成功了,中国该怎么办,有没有专家出来说明一下免疫成功以后的人有没有传染性? 举报 | 3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20) * retinoscopy: 举报 2020-04-10 09:21:36 评论 万一西方这群群体免疫成功了,中国就真的安全了。免疫成功以后的人当然不带毒,没有传染性。否则,应该叫宿主。 * arrida2019: 举报 2020-04-10 09:28:04 评论 等那时候,国内疫苗都出来了。 * s146s: 举报 2020-04-10 09:31:44 评论 评论 arrida2019:鸡儿疫苗,RNG单链最不稳定。 * s146s: 举报 2020-04-10 09:34:37 评论 评论 retinoscopy:那也挺好的,不像乙肝天花。 * arrida2019: 举报 2020-04-10 09:39:01 评论 评论 s146s:都已经招到志愿者,在做人体实验了 * sxhdzy: 举报 2020-04-10 09:46:44 评论 评论 s146s :如果疫苗不顶用,群体免疫也没用,二者原理都是染毒产生抗体,只不过一个是不致病,一个是致病! * s146s: 举报 2020-04-10 09:58:16 评论 评论 sxhdzy:疫苗和群体免疫都是产生抗体,只是一个不得病一个得病,成功以后不携带病毒,是这个意思吧。 * 心一境性: 举报 2020-04-10 11:09:24 评论 以10%的死亡率,成功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希望他们成功 * s146s: 举报 2020-04-10 11:16:01 评论 评论 arrida2019:就怕想乙肝艾滋一样长期携带病毒。 * s146s: 举报 2020-04-10 11:19:26 评论 评论 心一境性:万一西方真免疫成功了,而且像乙肝艾滋一样携带病毒,中国人没有抗体,中国不就自动闭关锁国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剩余 18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269975245 时间:2020-04-10 09:00:42   按照现在的情况看来,群体免疫老人基本死绝外加一部分其他群体,更要命的是如果轻症拖成重症,死亡率会大大的提高 举报 | 4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buyfan 时间:2020-04-10 09:20:00   不是今天的中国政府面对疫情要组织抗疫,一千年前的中国政府同样会组织抗疫。中医药方中那么多适合大锅熬煮的抗疫药方不是被西医打压100多年就能 涂抹干净的。外国人还在树上祈祷的时候,中国政府早就有组织有方法的进行抗疫了。 举报 | 6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 * 专业看笑话: 举报 2020-04-10 09:26:18 评论 评论 buyfan:对头 我要评论 作者:喜看稻菽 时间:2020-04-10 09:22:46   上帝搭好了天梯,群体免疫是最优选项。 举报 | 7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jikke 时间:2020-04-10 09:22:51   群体免疫的一个前提是,得了的人,轻症康复后会有免疫力   那么会有免疫力吗?病毒不会变异吗?要死多少人才会有群体免疫力?   我觉得既然是躺平了指望疫情能按照设想的那样进行,那么祈祷就可以了,别反抗了。 举报 | 8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观复明道 时间:2020-04-10 09:25:46   “无症状感染者”是不是就是“群体免疫者”???   如果“无症状感染者”被证实不会传染他人,那“群体免疫”策略是不是就有了可行的根据,接下来只要复制扩大“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就OK了?   国家及相关专家似乎正在摸排研判“无症状感染者”的性质………………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9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7) * arrida2019: 举报 2020-04-10 09:32:18 评论 如果“无症状感染者”被证实不会传染他人——你难道不知道这个病最麻烦就在于无症状感染者会传染给别人吗? * retinoscopy: 举报 2020-04-10 10:16:42 评论 无症状感染者还带毒,所以还没有免疫。 * 观复明道: 举报 2020-04-10 10:45:13 评论 评论 arrida2019:你再仔细看看,我上面不是说了嘛“被证实不会传染他人”,“被证实”是个当务之急细致麻烦的必要前提…………… * 观复明道: 举报 2020-04-10 10:48:19 评论 评论 retinoscopy:“无症状感染者”的无症状是不是就是免疫的表现呢? * sxhdzy: 举报 2020-04-11 08:53:41 评论 评论 观复明道 :目前非症状感染者都是首次感染新冠,感染前体内并没有抗体,所以并不存在像乙肝病毒那样通过疫苗产生抗体免疫后有健康者带毒现象。如果免疫健 康带毒现象,就会有大量的痊愈患者出现核酸检测复阳情况。而目前的情况是极少数的复阳,而且最终都阴了,且未发现复阳期间传人。 * sxhdzy: 举报 2020-04-11 08:55:35 评论 评论 观复明道 :因此,无症状感染者不是群体免疫者。 * 观复明道: 举报 2020-04-11 10:26:50 评论 评论 sxhdzy:谢谢科普。是的,无症状感染者并非免疫者………… 剩余 5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YH790214 时间:2020-04-10 09:26:47   英国、美国、印度、巴西、俄国、印尼,都可以实行群体免疫,不要隔离,让民众有充分的自由。 举报 | 10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2) * 俯首拜阳明2018: 举报 2020-04-10 09:40:36 评论 评论 YH790214:继续SB自由,继续SB鼓励,港废、湾湾、英美网特为什么要戴口罩?为什么大买中国大陆防护物资?靠群体免疫力即可!!!一 帮脑残,睁眼说瞎话的脑残!! * scjywxd: 举报 2020-04-11 09:18:03 评论 这些国家的老百姓还真是 我要评论 作者:buyfan 时间:2020-04-10 09:41:17   在没有疫苗的条件下,群体免疫是否可能?提出一个似是而非概念,在没有试验证明的条件下,贸然推行等同于“草菅人命”! 举报 | 11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喜欢嗨皮 时间:2020-04-10 10:45:56   再怎么折腾,到最后还得回到群体免疫上,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13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4) * 露出半个头2017: 举报 2020-04-10 11:36:38 评论 大不列颠欢迎 * sxhdzy: 举报 2020-04-11 09:08:32 评论 评论 喜欢嗨皮:中国大陆就严防死守,让其他国家折腾群体免疫吧,等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都群体免疫了,大陆再多封关月余,病毒无处可传,自然也就消 失了。 * sxhdzy: 举报 2020-04-11 09:11:54 评论 评论 喜欢嗨皮:西班牙大流感就是历经2年,刷了3波传染,最后在全球形成群体免疫,最后病毒消失了。 * 喜欢嗨皮: 举报 2020-04-11 11:35:02 评论 路子不对,等于是多折腾一次, 剩余 2 条评论 点击查看 我要评论 作者:木木_Wood 时间:2020-04-10 10:53:57   哈哈哈哈,这些政客真心无耻。为了给自己的无能找借口,硬是把无能包装成了我是为民众好的群体免疫华丽包装,还说会对封城防疫做的好的国家形成落差 ,自己丝毫没有无能的落差!这种脸皮比城墙厚的政客,新冠不严惩他们,就对不起它自己人类史上第一毒的称号! 举报 | 15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ty_冥雪庐 时间:2020-04-10 11:02:11   为什么要骂他们呢?大家要高唱哈利路亚,欢送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天堂。哦耶,一路走好。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16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观复明道 时间:2020-04-10 11:09:39   有了疫苗,群体打了疫苗就是“群体免疫”。那在还没有疫苗之前,一得靠隔离,二是靠治愈者自身的抗体。这样看上去,似乎治愈者群体就是所谓的“免疫 群体”。   问题是,怎么才能扩大“免疫群体”?   一是治愈者自身的抗体能不能被不断复制应用于他人?   二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无症状究竟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这种“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会不会传染别人?还有“无症状病毒携带者”的生成路径或者生成机 制是怎么回事都需要一一厘清…………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17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2) * sxhdzy: 举报 2020-04-11 09:02:23 评论 评论 观复明道:目前非症状感染者都是首次感染新冠,感染前体内并没有抗体,所以并非群体免疫。而且如果存在像乙肝病毒那样的免疫健康带毒,就会有大 量的痊愈患者出现核酸检测复阳情况。而目前情况是极少数的复阳,而且最终都阴了,且未发现复阳期间传人,说明复阳检测到的只是痊愈者体内病毒尸 体。 * 观复明道: 举报 2020-04-11 10:24:20 评论 评论 sxhdzy:谢谢分析。确实,首先是初次感染,并非初次感染过后转阴,所以谈不上免疫,群体自然不成立……… 我要评论 作者:hnxiaohei 时间:2020-04-10 12:28:29   BB半天还是为群体免疫唱赞歌。楼主能少污染点空气吗? 来自 天涯社区客户端 | 举报 | 18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sjsu0pa 时间:2020-04-10 12:40:57   很多人以为,英美已经放弃群体免疫。正在积极应对。其实是误解   英国、美国是半积极应对。他们的目标不是把新增数尽快打到接近0。而是把新增数压在医疗体系能承受的范围内。在那个范围内,让其任意流行,达到群体 免疫的目标。   你会发现,一旦确定医疗体系能承受,这两个国家就会迅速复工,不会刻意追求0新增。不会像中国一样,一个城市发现3个新例,就马上全城行动。   中国大量卖给美国呼吸机当然从救人要紧出发。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卖的越多,美国医疗体系扩展越快,复工越早。而美国本土的汽车厂,明明是六月才能量 产呼吸机,对当前的高峰缓不济急,但美国政府照样下几万的订单,就是为了进一步扩展医疗能力。   至于其他欧洲国家,我读不懂他们的报纸,就不做评论了。   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理解美国的一些近乎愚蠢的做法。   为什么美国的检测出来的这么慢。明明拥有世界上最先进大学和生化公司,居然不让这些单位发展检测盒,非要CDC在那里慢慢的做,也不准各地方政府买 德国的检测盒。CDC搞出来的第一版检测盒还是不能用。即使不能用,还是不让私人单位进行研发。   唯一的解释,就是美国一开始就不想搞检测,不想把所有的感染者找出来,让它捂着传染。   一开始提倡不戴口罩,也是这个道理。都戴口罩了,新冠就传不开来了。 举报 | 19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1) * 纯心捣乱: 举报 2020-04-11 09:44:38 评论 评论 sjsu0pa:因为他以为新冠主要消灭“无劳动力人口”,结果他们是年轻人炎症风暴为主。所以只能仓促应战。或者他们自以为已经群体免疫过了 。 我要评论 作者:hpbwxy 时间:2020-04-10 12:42:08   楼主:你觉得我国目前是啥情况? 举报 | 20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高尚人士 时间:2020-04-10 12:42:47   群体免疫得到了重视,根本原因在于政治因素。   群体免疫理论完美的解决了西方制度面临的尴尬。 举报 | 21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高尚人士 时间:2020-04-10 12:43:52   群体免疫理论仍将作为西方国家面对重大疫情的首选方案。 举报 | 22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露出半个头2017 时间:2020-04-10 21:13:51   看到群体免疫这个标题就想笑~很容易联想到神功护体,比如生病了不准去医院的大轱辘神教 举报 | 25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babablacksheep 时间:2020-04-11 08:57:18   近日,推特传出一段上海疫情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8日通过中共官媒CGTN在对孟加拉医学界对话时,为对方献 计时的一段讲话。   张文宏在对话中表示,“武汉的病人为什么这么多,就是因为我们在居家隔离,我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在中国,每个房子住的人都比较多,地方比较小,所 有的居家隔离到最后都失败了。”但这段讲话并不见于中共官媒的报导。   张文宏并非是首个对“居家隔离”表示质疑的体制内专家。早前。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也曾指,让患者居家隔离不是理想的疫情应 对方案。因此提出了“方舱医院”做法,得到中共高层的施行。   4月2日,王辰带领的团队也曾在《柳叶刀》发文,推介方舱医院的同时,指出居家隔离失败的“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居家隔离使患者的家庭成 员处于危险之中。   文章还引述证据显示,半数以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至少有一名家庭成员同患此病,75%~80%的聚集感染就发生在家庭内部。   引发关注的是,专家钟南山当初建议封城,却没有相应的配套应对办法,以及当局掩盖疫情,导致大批患者无法确诊,无法入院治疗。 举报 | 26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2) * scjywxd: 举报 2020-04-11 09:19:20 评论 除非自制简易的负压装置。 * 纯心捣乱: 举报 2020-04-11 09:47:16 评论 评论 babablacksheep:别扯淡了,从这两货的后期表现看,我觉得艾尔沃德说的是对的,中国此次防疫真正负责人姓梁。这可是搞传染病出身 的技术官僚。 我要评论 作者:何必者者居 时间:2020-04-11 09:29:29   西方国家认为,屠杀老弱病残,劣等种族、民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属于优胜劣汰范畴,很达尔文,抢救病危患者是矫情,不如实行安乐死。   他们认为,世界是强者的世界,其他的都该死,去杀人会弄赃了他们的手,通过病毒、疾病为最好。 举报 | 27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悠小哉 时间:2020-04-11 11:41:47   在病毒传播最凶狠的时候谈群体免疫,就是为跪地求饶放弃治疗找借口,只要这病毒不消失,人类迟早是会获得免疫抗体,但不是现在急着放弃治疗。 举报 | 28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作者:百科人2019 时间:2020-04-21 11:02:22   世卫组织警告:最糟糕的时刻即将到来! 举报 | 29楼 | 埋红包 | 点赞 | 打赏 | 回复 | 评论 相关推荐 换一换 本版热帖 * 怀疑美国假登月的来辩7109 * 被美国制裁的国家,都会变成什么样?4441 * 中国全力开展反击:xzren|2020-12-07(转载)3262 * 以色列摩萨德高官遇刺系假消息,伊朗宣传战提振士气!(转载)2929 * 摩萨德指挥官首都连中17枪,哎呦就这水平2561 发表回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遵守天涯社区公约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BUTTON) 回复(Ctrl+Enter) 关于天涯 | 广告服务 | 天涯客服 | 隐私和版权 | 联系我们 | 加入天涯 | 手机版 | 侵权投诉 © 1999 - 2020 天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