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百度首页 百度首页 登录 个人中心帐号设置意见反馈退出 美国欲实行“群体免疫”惹争议?!美媒:这会让更多人死去 [3ceaf2af9c12e43d15d358d0d851542d.jpeg] 留学家长报 发布时间:10-1523:00优质创作 [d0c8a786c9177f3eca472bdecdd64bc09e3d5697.png?token=863743d7b64cbc95157 9a125a081235a] 此前咱们就说过,随着秋冬寒冷季节的到来,新冠病毒很有可能再次重创人类社会。 几个月前,部分西方国家的傲慢和初期对新冠病毒的不屑一顾导致了无数人死于病毒,经济下行,这个国家疲乏不堪。 无数拥有超高专业知识的医学专家们,面对政府的无所作为和转移重点, 只能在事后暗自感叹:“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在经历过一轮又一轮新冠病毒的攻击后,相信全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都见识到了什么叫: “新冠病毒,专治不服。” 面对着接下来可能展开的又一次与新冠病毒的“激烈交锋”,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再度产生了分化。 昨天咱们提到,近期欧洲国家病例激增,欧盟已经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不少国家重新实行“封锁城市”,关闭餐厅堂食,关停学校,甚至实行宵禁。 [3801213fb80e7bece52b959c9437c93f9a506bff.png?token=cd84d3f9c98899b485a 9c1252165a489] 法国实行晚9点宵禁以应对新冠病毒的第二轮爆发 图源:BBC 欧洲这般,“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防患于未然”的抗疫态度, 对于防控新冠病毒来说,一定是好事。 作为世界“超疾大国”的美国,在新冠病毒的态度上,却令人担忧。 [203fb80e7bec54e7d29c5e660221eb574fc26a73.png?token=0c79f944d3b7abe97b0 c661f549d6187] 图源:Business Insider 最近,美国媒体《Business Insider》报道称: 白宫正在接受“群体免疫”策略,这会使得新冠病毒的传播更加不受控制,专家对此非常担忧。 [ac4bd11373f08202c51687b3f6e28beaaa641b52.png?token=be87b0abafd782cafac 7166753d3158e] 图源:Getty images 似乎在特朗普确诊新冠并治愈后,这位现任美国总统就打起了“群体免疫”的算盘。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官员介绍, 白宫正在考虑实施一项有争议的“群体免疫”策略,以此来应对新冠病毒。 “群体免疫”这个词大家都熟悉—— 这种策略将允许病毒自由传播,相信大多数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 简单来说,就是感染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时尽可能多的人体内产生抗体,从而避免死亡率上升。 也许是因为担心, 两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站出来曝光白宫的这项计划。 他们引用了牛津大学的古普塔(Sunetra Gupta)、斯坦福大学的巴塔查里亚(Jay Bhattacharya)和哈佛大学的库尔多夫(Martin Kulldorff)上周起草的一份有争议的文件《大巴林顿宣言》。 《大巴林顿宣言》,是由以上三位传染病专家提出的观点, 它们大力宣扬群体免疫,即如果有足够多的人感染了这种疾病,他们就有了免疫力,这种疾病就不会再广泛传播。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一名内华达州男子再次感染了新冠,并在第二次感染时病情加重。 [64380cd7912397dd08153a65e29bc2b0d0a28700.png?token=11775e9e14ca544d393 6a43c16867c5f] 图源:CNBC 毫无疑问,实行群体免疫会让数百万美国人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 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 与这份宣言相关的人宣称,全世界大约有3%的医生和公共卫生科学家签署了该文件,但同时也受到了更为广泛的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科学家的签名后来被发现是仿冒的,或者根本不是科学家的。 当然,世界卫生组织也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世卫组织和大多数科学家试图传达的信息是,在出现疫苗或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之前,对新冠病毒采取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其中包括戴口罩、保持社交隔离、强大的测试系统和持续的接触追踪—— 不过特朗普对此一直都不以为然,甚至嘲笑、忽视和无所作为。 [c8ea15ce36d3d53940c80da1879e9957342ab0f8.png?token=180652d1700505965ae 28bb242b15422] 从特朗普感染新冠病毒来看,科学并不站在特朗普这边, 当然也不会站在群体免疫这边。 [342ac65c10385343e99a910c2e0ac079ca808862.png?token=0abc48048cd7f940f9b 4517b959062b3] 消息一出,美国医学界震荡,不少科学家感到非常担心。 因为美国并不是疫情中全世界第一个提出“群体免疫”这个概念的国家。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群体免疫”的国家,英国首相鲍里斯曾抱着实行“群体免疫”的心态抗疫, 使得英国民众根本没把新冠病毒放在心上,疫情席卷全英。 由于对群体免疫的盲目推崇,鲍里斯甚至把自己都送进了医院。 3月27日,英国首相鲍里斯确诊感染新冠,病情恶化并曾一度住进ICU 虽然仅仅过去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康复,回到正常的首相工作中了, 但是鲍里斯在5月底的一场政府疫情速报会上“自曝”,好多年不戴眼镜的他如今却需要佩戴眼镜。 [48540923dd54564e01bb316c73c7ec85d0584fae.jpeg?token=cc6a2a314397410474 3c31462c0253ba] [c8ea15ce36d3d53903704d56849e9957342ab0f3.jpeg?token=3c59f00f537c005af5 7e588ef5f428c3] 图源:网络 除了英国,欧洲国家瑞典也因在疫情中奉行“群体免疫”而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瑞典在英国提出“群体免疫”概念后,选择在自己的国家内真正落实这个抗疫方法, 由于没有对疫情采取及时的防控和干预,瑞典死亡人数攀升,甚至达到了北欧首位。 [b21bb051f819861821ab1f7e8af45e748ad4e679.png?token=0b0630a2abb53ac11bc b6cccc6294260] 之后,瑞典重新采取隔离等干预措施,国内的死亡率才慢慢下降。 有其他国家的前车之鉴,美国白宫再次提出群体免疫, 难道真的是没有人比懂王更懂新冠? [7a899e510fb30f2408bfa9b8758ca144ad4b0300.png?token=5576e6c7426e2da44d0 be99eb4ec27c6] 与白宫的态度相反,不少科学家对此表示非常担忧。 他们认为,一旦采取“群体免疫”策略,美国的疫情可能会跌落深渊。 1. 可能会导致更多人的死亡 美国约有3.28亿人口,实行群体免疫后,假设有60%的感染率,将导致约1.97亿人感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假设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在0.5%至1%之间,这意味着有100万至200万人死于新冠。 如果群体免疫阈值高于60%,这些数字可能会更高。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脆弱”的人会死于新冠,不少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也因新冠而死。 2. 长期的健康问题困扰,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甚至崩溃 群体免疫是一场“持久战”,人们会为此付出长期且痛苦的代价。 美国的医疗系统也有可能因大量的新冠感染者涌入治疗而濒临崩溃。 3. 尚未清楚依靠“群体免疫”获得的免疫力能持续多 所有这些类似于群体免疫的策略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样一种假设—— 人们在新冠病毒确诊后恢复,会获得病毒具有足够持久的免疫力。 但假设仅仅是假设,参考美国首例二度感染新冠病毒的例子,病毒也会发生变异, 人们可能会一次又一次地被感染,群体免疫将永远无法实现。 如今,美国日增新冠病毒确诊患者依旧居高不下, [72f082025aafa40f74c97e3f167d734879f019e1.png?token=ce15fb16a8d9d2f9cf8 c7f0b555312e2] 图源:纽约时报 接下来的几个月,美国抗疫将再度进入关键时刻, 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防止悲剧重现, 是特朗普政府和所有美国人必须关注的问题。 (BUTTON) 举报/反馈 作者最新文 * 崔娃人设崩了?黑中国抗疫成了脱口秀的“财富密码”? 12-0723:12 * 64页“黑料”栽赃拜登全是编的?这个香港人最后还是栽在了白宫! 12-0423:19 * 美国新版移民法案S386经参议院通过,对华人有哪些影响? 12-0423:18 相关文 * 美国官员爆出消息,特朗普疑大选失败“精神错乱” [u=2903363295,170155501&fm=173&app=49&f=JPEG?w=312& h=208&s=F7137C8D565279D44F041DF20300E094] * 特朗普:我不想等到2024年,我想三周后就去白宫就职 [u=3735518765,3398938535&fm=173&app=49&f=JPEG?w=312& ;h=208&s=4171AB66ACCA105519E034820300E091] * “懂王”真的变了,见人就问一个问题,贴身助手爆料精神已错乱 [u=3170576432,207529528&fm=173&app=49&f=JPEG?w=312& h=208&s=257879864E1A01D485E47CBA0300D094] * 他一辞职,美国的抗疫乱象就会终结? [u=2255382536,4119156318&fm=173&app=49&f=JPEG?w=312& ;h=208&s=720A60AC1A5006D05200D5AA03004085] * 两个半因素决定中欧关系走向 [u=3311300777,2872190162&fm=173&app=49&f=JPEG?w=312& ;h=208&s=D0279F50D8E82A8CB8B12DA10300E022] 设为首页©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意见反馈 京ICP证030173号 [copy_rignt_24.png]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