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于循证健康
幻想破灭!全球首个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出现,别再说你的“群体免疫”了

幻想破灭!全球首个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死亡病例出现,别再说你的“群体免疫”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腾讯医典乐活」(ID:TXydlehuo)。


到2020年10月15日

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过3800万了!

从感染人数上看,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了

那么问题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群体免疫,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当一个大多数人都没见过的病原体

(病毒、细菌等)进入人类社会

就像是森林中有了一个小火星

这时遍地都是干柴

碰到星星火一触即发

这些火又作为传播链条上的一部分

点燃了附近的干柴

一波又一波

森林大火了……


传染病蔓延也是一样

所有人都是易感体质

都有可能被感染

而这些被感染者又作为新的传染源

将病原体传染给周围更多的人

情形逐步失去控制

我们称之为“疫情暴发”

(当新的病原体进入社会,所有人都没有免疫,会发生什么? )

群体免疫的就是

很大一部分人从干柴变成了——

石头

如果其中大部分的干柴

变成了石头

火势就无法继续蔓延了

森林大火也很快就会熄灭

那些对病原体有抵抗力的人就是其中的石头

就像森林大火中的石头一样

这群人——

不会患病,自己是安全的

阻断病原体的传染链

不会把病原体传染给身边的人


这些人组成防护屏障

阻碍了传染病的蔓延

所有的人都得到了保护

不仅是其中的石头

包括曾经被大火威胁的干柴

(当病原体进入人类社会,一定比例的人有了免疫力,会发生什么? )

什么是群体免疫屏障?


当一个群体对某种传染病

具有抵抗力的个体百分比达到了一定的值

就能保护这个群体中的其他个体

免受该传染病的侵害

这个概念叫“群体免疫屏障”[1]


体内有免疫力的人像一堵墙

将没有免疫力的人与病原体隔开

人群中,有免疫力的人比例越高

这堵墙就越厚实

从科学角度来分析

群体免疫理论本身没有问题

是传染病防控历史上一个很大的理论突破


在这项理论的指导下

对于某个传染病的防控

我们只要保证

人群中一定比例的人获得了免疫力

就能建立起免疫保护屏障

传染病就不会大范围暴发流行

甚至可以被消灭


通过群体免疫

我们成功控制了许多可怕的传染病

比如天花、脊髓灰质炎、白喉等

它们现在已经几乎影响不到我们了[2-3]


问题在于

怎么获得针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


有两种方式[1]:

一是接种疫苗

从而安全地获得免疫力

二是让一部分人被感染

但这样存在很大的风险


第二种认为

当病原体在社会中肆虐时

一群人感染后患病了

挺过来的人就获得了免疫力

直到当体内有免疫力的人

在人群中达到一定比例

成功建立免疫保护屏障时

所有人就安全了


你可能会问:

如果有人挺不过来呢?

——就只能抱歉了


第二种正是如今“群体免疫”引起巨大争议的原因

一群医学家发表了《大巴林顿宣言》[4]

(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

再度呼吁建立群体免疫——


他们认为

应该让冠状病毒在年轻的健康人群中传播

年轻人感染后

出现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都很低

而这些年轻人患病并康复之后

就拥有了免疫力


当拥有免疫力的年轻人达到一定比例之后

所有人——包括年迈体弱群体——

感染病毒的风险都会降低


10月12日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

首先伦理上,这种方式不道德


形成群体免疫屏障的前提是——

一定比例的人已经对病原体产生了免疫

至于多少人?

不同的病原体由于传染性强弱不同

需要的比例不一样

这叫做“群体免疫临界值”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

人群中至少需要47%~85%的人感染

才能达到群体免疫的保护效果

终止流行[5]


这就是说

这些人要承受

感染新冠病毒后可怕的健康风险

据统计

60岁以下的年轻人感染新冠病毒后

平均死亡率为0.6%[6]


按照群体免疫理论

假如放任新冠病毒

在健康人和年轻人中传播

不施加任何限制措施

也不限制社交距离的话

假设感染者均为60岁以下

当感染比例达到全球78亿人口的60%——

全球将有2000万左右人死去


然而,这么庞大的死亡数字

都是由于病毒不受限制地传播

而导致的不必要死亡

死去的每一个人

都是每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这也是谭德塞所说的道德上的不可行


科学上,这种方式很难起效


这项理论是让年轻人感染

形成免疫保护屏障

但现实往往很复杂


一、

我们不可能精准控制被感染者的年龄

并且靠感染达到需要的人口比例

所需时间可能会很漫长


10月12日

世卫组织在媒体发布会中指出

大部分地区的人口新冠病毒感染率低于10%

密集传播区达到了20%-25%或更高

远低于70%的感染率

(10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的例行发布会,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

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能帮我们

了解新冠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

6月和7月的研究显示

尽管暴露了数月

但抗体调查发现

西班牙和瑞士的城市人口血清中

新冠病毒特异的抗体阳性率较低

不到10%[7]

二、

这里也没有考虑:

疾病对人体的影响

不止是死亡


在10月12日

世卫组织的例行发布会上

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介绍

目前已经发现轻症患者

感染康复后也可能对身体有长期影响——

包括心脏、大脑、肺部等


对人类而言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

对人体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三、

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

是否有持久的保护性目前依旧不知道


世界上已经有曾经感染新冠病毒并康复的人

出现了二次感染的报道[8]

最近还出现了

全球首个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的病例


10月12日

荷兰研究人员报告称

荷兰一名89岁女性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死亡[9]

群体免疫是去保护人们免受病原体侵害

而不是让人去主动接触病原体

接种新冠疫苗

才是实现群体免疫的理想方法

对于接种者来说

疫苗可产生免疫力

而不会引起疾病或忍受感染并发症

不仅保护了自己

还保护了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

比如对于新生儿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


读到这里,想必我们都已经知道

人群不需要100%注射疫苗

只要达到一定比例

就能阻断传播链,扑灭疫情

究竟多少人需要接种疫苗,

我们算了一笔账:


也就是说

全球约有55亿人需要注射疫苗

国内约10.5亿人

即使有了疫苗

在实现群体免疫的过程中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疫苗仅仅是标志着疫情缓慢减轻

并不会像魔法药水般,一下子消失

如果疫苗的保护时效短

就需要频繁接种疫苗

这正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比如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可变性

需要每年注射疫苗

在此之前

重要的是延缓病毒传播并保护高危人群


尽管疫情已经伴随我们很久

但面对疫情,没有捷径

也没有万能的方法

但其实

也很简单

勤洗手,戴口罩

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国内靠这个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

并且至今仍然控制住了新冠疫情

审稿专家:

罗天明 |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博士后

张灿有 |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助理研究员

参考文献

[1]Herd immunity and COVID-19 (coronavirus): What you need to know.[EB/OL] mayoclinic.org. 2020.

[2]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 nhc.gov.cn. 2020.

[3]疾病预防控制局. 201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EB/OL] nhc.gov.cn. 2019.

[4]The 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EB/OL] gbdeclaration.org. 2020.

[5]吴尊友. 群体免疫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策略可行性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7): 986-989

[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2): 145-151

[7]Jones D, Helmreich S. A history of herd immunity.[J] Lancet. 2020, 396(10254):810-811.

[8]Iwasaki A. What reinfections mean for COVID-19.[J] Lancet Infect Dis. 2020, online.

[9]CCTV-2财经频道. [正点财经]荷兰报告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EB/OL] tv.cctv.com. 2020.

编辑于 10-16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