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医学教授:无论采用什么策略,我们迟早都将达到群体免疫_腾讯新闻 哈佛医学教授:无论采用什么策略,我们迟早都将达到群体免疫 (2020年6月20日,尼泊尔一位年轻人躺在地上示威,呼吁政府尽快对处于风险中的所有人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 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许多国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艰难处境,进入10月之后全球新增病例曾连续多日创新高。 如何有效应对大流行病再次袭来,这个话题引起了国际医学和公卫学界的热烈讨论。 10月4日,哈佛、牛津和斯坦福三位顶尖医学和公共卫生专家联合签署《大巴灵顿宣言》(The 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倡议立即改变防疫政策,实施重点保护高危人群的策略,放开对于低危人群的管制,实现群体免疫。 十天之内,这份宣言已获得近万名医学和卫生专家、24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和40多万公众联署。 近日,《大巴灵顿宣言》起草者之一、哈佛大学医学教授、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专家马丁・库尔多夫(Martin Kulldorff)博士在接受《中国慈善家》杂志专访时表示,各国应该对封锁造成的间接损害引起重视,从长远看群体免疫是必然之举,关键是怎样尽可能降低死亡率。 严厉封锁导致巨大间接损害 中国慈善家:您如何评估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全球卫生和健康灾难,其影响是否超过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它将如何塑造未来的世界? 马丁・库尔多夫 :虽然COVID-19大流行的后果是糟糕的,但其本身不如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严重。 如果我们继续实行严厉的封锁措施,把事情往后推延,大流行可能将持续到六个月之后,届时我们可能拥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或者,大流行也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迟早都将达到群体免疫 中国慈善家:目前,科学家们在研究COVID-19的致病和传播机制方面是否有了新的进展?这对于采取更好的防疫政策有什么意义? 马丁・库尔多夫 :现在我们确实知道更多信息,但是关键信息还是来源于2、3月份从武汉收集和报告的早期数据。 众所周知,虽然任何人都可能被感染,但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死亡风险相差千倍之多。 中国慈善家:关于群体免疫,科学家们目前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担心病毒大规模传播导致可怕的后果。 您如何回应这些忧虑,实施群体免疫的前提是什么? 马丁・库尔多夫 :在流行病学家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讨论,因为群体免疫是科学证明的现象,就像是引力在物理学里一样,无论我们采用什么策略,我们迟早都将达到群体免疫。 讨论是否使用群体免疫,就像两个飞行员讨论是否使用重力来降落飞机。 群体免疫可以通过疫苗接种产生,也可以通过自然感染,或两者结合产生。 这是通过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来实现的,在该策略中,老年人和其他高风险的人们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而儿童和年轻人则可以过上正常生活。 重点保护策略保护高危人群 中国慈善家:请您解释一下所谓的“重点保护”(the Focused Protection),它基于怎样的流行病学理论?实施这种策略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商业和社会开放会给健康人群带来新的感染风险吗? 马丁・库尔多夫 :重点保护计划的基础是更好地保护高危人群,直到我们接种疫苗或低危人群建立免疫,最终将保护所有人,不管哪个先实现。 重点保护策略并不是什么新奇事物,而是各种大流行准备计划的一部分,而该计划是疫情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国家不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