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群体中大部分人对于某传染病有免疫力时,不仅自己不会发病,而且群体免疫力会为那些没有免疫力的人提供间接保护,因此当人群中免疫人口比例减少,即群体免疫力下降时,易感人群就会大大增加,传染病发病率就会随之增高;而当人群的群体免疫力增加时,人群中被传染的数量减少,易感人群被传染的可能性也会降低,从而使得传染病的发病率降低。 二 意义 在一个人群中如果大部分的人都对某传染病有免疫力,传染链(chains of infection,即由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点构成的流行过程)很有可能会被切断,意味着高群体免疫力能够停止或减慢该疾病的传播。 若在全世界范围内达到这种消除效果,感染该疾病的人数会逐渐下降至零,从而达到根除(eradication),例如1977年天花的根除。 群体免疫力并不适用于所有疾病,而是只针对接触传染病(能够直接在人群内传播的疾病)较为有效。 例如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它属于传染病,但不属于接触传染病,所以不符合对群体免疫力敏感的疾病的流行特征 标签: 热门标签 最新文章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中华医学网! 感谢您对 中华医学网 的支持,请把本站推荐给您的好友,让医学传递你我他(她)! 邮箱::huguohuawx@163.com 微信:13831408652 Copy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