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医学教授:无论采用什么策略,我们迟早都将达到群体免疫

(2020年6月20日,尼泊尔一位年轻人躺在地上示威,呼吁政府尽快对处于风险中的所有人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许多国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反弹的艰难处境,进入10月之后全球新增病例曾连续多日创新高。如何有效应对大流行病再次袭来,这个话题引起了国际医学和公卫学界的热烈讨论。

10月4日,哈佛、牛津和斯坦福三位顶尖医学和公共卫生专家联合签署《大巴灵顿宣言》(The 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倡议立即改变防疫政策,实施重点保护高危人群的策略,放开对于低危人群的管制,实现群体免疫。十天之内,这份宣言已获得近万名医学和卫生专家、24000多名医务工作者和40多万公众联署。

近日,《大巴灵顿宣言》起草者之一、哈佛大学医学教授、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专家马丁・库尔多夫(Martin Kulldorff)博士在接受《中国慈善家》杂志专访时表示,各国应该对封锁造成的间接损害引起重视,从长远看群体免疫是必然之举,关键是怎样尽可能降低死亡率。

严厉封锁导致巨大间接损害

中国慈善家:您如何评估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全球卫生和健康灾难,其影响是否超过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它将如何塑造未来的世界?

马丁・库尔多夫:虽然COVID-19大流行的后果是糟糕的,但其本身不如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严重。但是,这次我们面临着封锁所带来的巨大间接损害(collateral damage)。

中国慈善家:你们在宣言中指出,当前各国采取的抗疫政策对公共卫生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和不可逆转的损失。您能对此作出详细解释吗?

马丁・库尔多夫:公共卫生的基本原则是,我们不应只关注单个疾病,而应关注总体健康。在全球范围内,封锁对医疗服务造成了毁灭性影响,其中包括儿童疫苗接种率被降低,心血管疾病恶化,癌症诊断被延迟,以及精神健康恶化等等。而这些仅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华盛顿国家广场,一家民间组织在这里插上2万面美国国旗,悼念新冠逝者。)

学校和大学关闭,取而代之以在线教学,这不仅对教育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对儿童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产生有害影响。失业和居住搬迁也已经并将继续对公共卫生造成悲惨的后果。工薪阶层承受了这种间接损害的主要负担,尤其是城市工薪阶层。

中国慈善家:您对北部北半球秋冬季COVID-19第二波暴发的规模和严重程度有何估计?

马丁・库尔多夫:COVID-19大流行持续多长时间取决于我们使用什么样的策略。如果我们继续实行严厉的封锁措施,把事情往后推延,大流行可能将持续到六个月之后,届时我们可能拥有安全有效的疫苗;或者,大流行也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迟早都将达到群体免疫

中国慈善家:目前,科学家们在研究COVID-19的致病和传播机制方面是否有了新的进展?这对于采取更好的防疫政策有什么意义?

马丁・库尔多夫:现在我们确实知道更多信息,但是关键信息还是来源于2、3月份从武汉收集和报告的早期数据。众所周知,虽然任何人都可能被感染,但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死亡风险相差千倍之多。

中国慈善家:关于群体免疫,科学家们目前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是担心病毒大规模传播导致可怕的后果。您如何回应这些忧虑,实施群体免疫的前提是什么?

马丁・库尔多夫:在流行病学家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讨论,因为群体免疫是科学证明的现象,就像是引力在物理学里一样,无论我们采用什么策略,我们迟早都将达到群体免疫。讨论是否使用群体免疫,就像两个飞行员讨论是否使用重力来降落飞机。

群体免疫可以通过疫苗接种产生,也可以通过自然感染,或两者结合产生。关键是在我们达到群体免疫前将死亡率降到最低。这是通过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来实现的,在该策略中,老年人和其他高风险的人们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而儿童和年轻人则可以过上正常生活。

重点保护策略保护高危人群

中国慈善家:请您解释一下所谓的“重点保护”(the Focused Protection),它基于怎样的流行病学理论?实施这种策略需要采取什么行动?商业和社会开放会给健康人群带来新的感染风险吗?

马丁・库尔多夫:重点保护计划的基础是更好地保护高危人群,直到我们接种疫苗或低危人群建立免疫,最终将保护所有人,不管哪个先实现。重点保护策略并不是什么新奇事物,而是各种大流行准备计划的一部分,而该计划是疫情开始的时候大多数国家不曾想到的。重点保护策略也被称为针对风险的策略,针对年龄的策略等等。

(10月8日,山东烟台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工作人员正在执勤。)

学校、商业、体育和文化活动重新开放,确实会增加短期感染风险,但是从长期来看,封锁只是把事情推迟到未来。完全放弃封锁,或者针对所有年龄群体普遍封锁,都不是好办法。而相比之下,重点保护策略可以降低死亡率。